桃園、新竹地區的「食番肉」記憶

--

本文刊於《興大歷史學報》第37期(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,2023),頁133–170。

北臺灣桃園、新竹的淺山地帶,因地理位置靠近山地,自清代至日治初期仍是原住民族的獵場與生活領域。而漢人在拓墾過程中,「隘墾區」的墾民面對與原住民生存領域的競奪、衝突,往往需要隘防組織才能存續,時常面臨到獵首的威脅。因而在原漢衝突的歷史過程中,衍生出「食番肉」行為。本文主要利用耆老口述訪談,輔以地方志、史料彙編等材料,旁及於前人研究成果,針對桃園、新竹淺山地區漢人移墾社會中「食番肉」行為,進行文獻資料與歷史口傳的比對,再以2017到2021年之間訪問該地區各傳統村落,地方耆老口述「食番肉」的記憶為案例,進而指出在民間社會的認知中,「食番肉」的原因,除了有目前歷史文獻和研究中較常提及的迷信食補之用、治療瘧疾之效、防止被殺害之能、驅除番人之功、解決糧食不足等因素之外,還有一個普遍流傳於民間的說法 — — 報仇與洩憤之心理平復作用,以及感官性的用語及描述型態。

文章連結: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t9TxC4qEOI3DSzhtZqOiZVhZs2-Qa6u-/view?usp=drive_link

--

--